换机: 小米 15t pro 体验
距离换上一部三星 A55 手机已经有一年半了,用起来除了些许卡顿,也没什么大问题。
旧手机
用了一年半,有几个基本的问题:
- 存储快满了
- 大头在应用上,现在几乎每个应用都要几百上千兆,数量一多自然就吃不消。
- 杀后台
- 明明有 8G 超大内存,却经常杀后台。
- 有几次支付后需要跳到银行应用确认,回来后应用重新加载。
- 还有一个能感知到的问题是多应用切换会卡。
- 新的系统
- 尤其是升级到安卓 15 (One UI 7.0) 后,随处可见的小卡顿。
- 感觉是一些新的动画效果不能很好的支持。
- 续航
- 说不好是新的系统更耗电(没优化好)或是电池不行了,一天两冲已成常态。
折合下来这款手机的成本是 £220/年。
不过这个手机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好的印象:
- 支持 eSIM!而且可以同时激活两个 eSIM!
- 内置的图片/视频编辑工具很简洁,符合直觉。
- 实现了类似“灵动岛”的设计,适配的程序不多(闹钟、地图、音乐播放)
预算 & 需求
本来还是想着瞄定 £400 左右的价位,结果上一部手机的 eSIM 让我没法放弃了,只能盯更高阶的手机了。
需求
- 正常使用的谷歌全家桶,包括谷歌地图;
- 移动支付支持,毕竟我现在都不带钱包出门了;
- 信号支持不能太烂
- 存储要大,最好来个 1T 一步到位。
使用需求经过这一年,可以说又多了一些:
- 小说阅读
- 即时聊天
- 看视频
- 移动支付
- 地图导航
- 打车(滴滴/高德)
- eSIM 支持
- 系统更新长久
其中最难搞的是 eSIM。逛了一圈各家手机,基本都是旗舰机型限定,£800 起步。
挑选机器
主要考虑了几个大厂的手机旗舰,支持 eSIM 的型号基本都要 £800 起步。
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了小米。刚好小米在亚马逊打折(九月刚发就开始黑五打折?),最后用 £600 的巨款买下来了。
具体的型号是 Xiaomi 15T Pro,如果对比规格可以发现它和 REDMI K80 至尊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内部代号也都是 turner1。承诺更新到安卓大版本到 20,以及安全更新到 2031 年九月2。
如果目标是用到 2031 年九月,那么折算下来就是大概 £100/年了。希望这次真的能用到那个时候吧。
相比我的上一任手机:
- 原生内存更大,更不容易发生杀后台的问题;
- CPU 算是当前的旗舰芯片,希望六年后不至于说会卡顿吧;
- 从 One UI 变成了
MIUIHyperOS
新的体验
新手机到手后就在把玩,目前还是 HyperOS 2。
听说 HyperOS 3 修了很多 bug 还整了个“澎湃岛”,也挺期待的。

小米 15T Pro 实拍图
多媒体编辑
小米手机自带了两个多媒体编辑工具,分别处理图片和视频的编辑,感觉有好有坏吧…
图片编辑的裁剪功能没有自带“边缘吸附”。这个在三星的 One UI 上可以比较简单的裁剪掉顶部的状态栏。
视频编辑搞得太复杂了,但是却少了我最需要的视频裁剪功能… 对素材裁剪会留黑边。
默认启动器
默认会将图标全部显示到桌面,但我更喜欢桌面只放置我常用的那些,剩余的应用都收缩起来,不过设定可以改掉它。
于是现在就是启动器下滑就变成“通知”或“快捷控制面板”了,上滑就是应用列表。不过应用列表关闭分类后还是会有一个“全部”的分类,有点难看。
负一屏是谷歌新闻,也是在设置里关掉了。
开关键呼出 AI
不怎么用这个功能,设定里关掉了。
快速静音
挺想要一个这样的物理按键,可惜没有;而三星则是实现了一个“三指上滑”的手势操作。
不过可以在设定启用“静音同时关闭应用媒体声音”,把这个勾上后就可以通过切换声音模式到“静音”达成快速静音的目的了。
左右下拉不同区域
左侧下拉是通知,右侧是快速操作。不是很习惯。对应的设定好像删掉了?只能让自己去习惯这个设计了。
Recents 近期应用列表
不太习惯左右滑动来关闭应用,于是在设定里面改成了横向排列,就可以上滑关闭了。不过上滑动画不好看,是直接缩小而非向上飞出屏幕。
自带的小米浏览器
还好不是默认,把图标从桌面上删除后就不用看它了。
系统应用的广告
倒是没看到多少,可能是国际版系统比较克制的原因吧。
把自带的“音乐”和“下载”应用的“联网获取资讯”关掉后基本看不到系统应用广告了。
不过为什么每一个小米的自带应用第一次启动都会询问“是否接受隐私条款”,即便不联网?
生物识别
和 A55 一样使用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但没有限制在最多三根手指。这点还是比较方便的。
信号强度
虽然在家里的信号强度显示都是一格,但是感觉短信接收更稳定一些。
测速大概 10Mbps 左右的下行。

小米 15T Pro · iD Mobile 测速
相机
十倍镜真好用;对于我这类轻度爱好者可以拿手机随便拍了。
相册
不好用。我想按照目录分类,把来自 WhatsApp 或 Telegram 下载的图片隐藏。最后还是丢 .nomedia 文件去隐藏 :c
HyperOS 3 修好了这个问题,可以根据目录名自动生成相册,然后可以去隐藏。
温度
怎么感觉有点像火龙,虽然冬天暖暖的挺好用的…
使用 Fladder 播放视频很烫,不知道是不是 mpv 后端不能正确调用解码器?
刷 YouTube 倒是没有这个问题。也有可能是升级 HyperOS 3 后修正了。
结语
用起来流畅,旗舰芯片;网传小米又开始重视起手机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 bug 修复,实际体验下来也还算好。
希望未来几年不会再加一些很吃计算资源的更新吧,让我能一直用下去。
体验更新
2025-11-17
前两天收到了 HyperOS 3 的更新推送。顺便发现英国亚马逊买到的手机其实是欧版的 ROM。
相册更好用了,日常使用的温度好像也正常些了,不过可能是其他地方更省电了。
自带的笔记应用有 AI 功能,有时候用简短的英文问会得到其他欧洲语言的答案;此外看起来像是调用的云端 AI 而非本地?有点失望。
应用保活比之前的三星 A55 手机强太多了,大内存就是好用。
可惜首页如果想要五列必须使用别扭的 9x5 布局,有点不太好调整图标。最后在副页加了两个大目录来归类常用应用(前三个可直接打开),也还行。
锁屏界面看不到下一个闹钟的时间,有点可惜。
加到桌面的多邻国图标经常自动消失,找不到地方关这个设定。
关掉高刷新屏幕后应用卡卡的,感觉掉到了一个比较别扭的刷新率。可能是 45-50 fps。怀疑是屏幕满血 144Hz 的原因,导致实际体验下来的体感非常卡顿。基本上需要经常刷列表或有精美动画的应用都需要启用高刷新率模式。视频应用反而不需要,因为内容都是 24/30 fps。
